官方總結:新能源汽車產銷全球第一,但仍存三大問題
2013-2015年本輪新能源汽車推廣行至尾聲,這一工作的主管部門之一——工信部裝備司也做出初步的官方總結。該部門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包括: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體系日漸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速度在加快,今年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產業技術水平提升比較顯著。但也存在三大問題:充電樁建設滯后,動力電池技術和產業布局不足,整車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代表工信部裝備司做此總結的是工信部裝備司孟祥峰博士。2015年11月25~27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經驗交流與發展研討會”,在深圳坪山新區召開。孟祥峰在會上總結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推廣應用情況,并分享制定未來配套政策體系的若干考慮。孟祥峰所在的工信部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部際協調會的牽頭單位。
工信部裝備司孟祥峰博士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經驗交流與發展研討會”上演講
孟祥峰給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核心數據。2015年10月底,中國已經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超過了32萬輛,尤其是今年1到10月已經累計生產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躍居世界第一。2013年到2015年的8月份,示范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達到16萬輛,總體推廣任務的完成率達到47%。而私人消費的比例從2014年的54%,提高到今年前8月72%。
在孟祥峰所做的報告中,對電動車主和社會最為重視的安全和品質問題做了回應。對于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部際聯席會議今年8月份組織示范城市、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示范城市和企業都提交了安全隱患排查報告。“我們希望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安全工作示范城市要長期來抓,確保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在品質監管方面,今年下半年開始組織行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一致性的檢查工作,包括從市場上抽查,重點對產品質量和一致性進行檢查,對存在以次充好的企業和產品依法依規加大處罰。
對于行業最為重視的推廣城市地方保護,市場割據的問題,孟祥峰表示主管部門還將力推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地方保護是保護了落后的企業、落后的技術、落后的產能,不利于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落后的產品進入市場,進一步增大了安全隱患。”他透露,國務院將開展地方保護專項督察行動,“希望各個地方做好自查工作”。
孟祥峰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問題,主管部門也做了下階段政策的對應性的安排。以下為孟祥峰博士的發言摘要。
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體系日漸完善。在中央層面中國的支持政策體系有以下環節:
在購置環節發布了2013年到2015年、2016年到2020年的財政補貼政策,先后發布了6批免購置稅車輛目錄。
在使用環節現在已經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船稅,修訂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采集規范,對新能源汽車實行差異化的管理。國務院已經要求對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在公共服務領域,出臺了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實施意見,出臺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
在基礎設施建設環節,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立獎勵辦法,目前已經對2013年、2014年滿足條件的示范城市下達了獎勵基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基礎設施指導意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0月9日發改委會同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電動汽車發展指南,進一步細化了發展目標和規劃布局。
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支持環節,實施了電動汽車和研發專項,對先進技術研發做持續支持。組織實施了創新工程,對全新開發的整車、動力電池進行大力支持。會同發改委研究出臺了純電動乘用車準入管理規定,支持社會資本和專業技術能力的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
組織汽車標準委發布了90余項電動汽車的標準,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
示范城市積極行動,截至10月上旬,已經有80個城市配套政策190多項。
第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速度在加快。2015年10月底,中國已經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超過了32萬輛,尤其是今年1到10月已經累計生產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沒有問題。
示范城市應用推廣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車指導意見已經提出,地方政府是作為新能源汽車責任主體,各地方結合經濟發展實際,促進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明確工作要求時間進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目標。
在地方省市的努力下,2013年到2015年的8月份,示范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已經達到16萬輛,總體推廣任務的完成率達到47%。其中像上海、浙江、合肥、湖南這些示范城市(群)已經提前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推廣目標。北京、上海、深圳、江蘇、浙江等相關省市示范城市的推廣量已經超過了1萬輛。
私人消費在不斷擴大。2014年私人新能源汽車購買2.7萬輛,占推廣量的54%,今年1到8月份私人購買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已經達到了72%,由此可見私人消費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激發,私人消費成為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領域絕對的主體。
第三,產業技術的水平得到比較顯著的提升。在政策持續支持和引導下,相關企業科研院所投入產業技術提升,像鋰離子電池目前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00wh/kg,系統成本已經降到2元左右。和2012年相比,各項指標都有明顯的進步。驅動電機也是各項指標也與國際的先進水平相當。整車性能不斷提升,整車的里程、耗能等關鍵性指標都有非常大的進步。還有一些批量出口,比亞迪純電動電動車K9、乘用車e6已經出口了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際市場。產業規模也是不斷地擴大,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的車型已經多達120多款,市場選擇的余地比原來明顯改善。1到10月份產量超過1萬輛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達到了6家,這6家加起來接近12萬輛,占推廣總量的接近60%。
今年上半年從全球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全球進入前十的企業有三家,比亞迪最近幾個月在全球銷量已經排為第一。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穩步推進,目前為止我國公共充電樁的數量超過4萬個,像深圳、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已經建設了較為完善的充電服務網絡體系。深圳已經累計建設充電樁超過4000個。另外無線充電等新型的充電方式在相關城市進行試點運營。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制造和發展品牌的發布,充電設施建設會進一步加快。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國際競爭的加劇,我國新能源汽車配套和服務方面還存在大的差異,任務比較艱巨。
首先,充電樁建設速度比較滯后,2014年底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和基礎設施充電樁的比例是3:1的關系,充電樁和車的比例明顯不合理,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
第二,動力電池的研發水平和產業布局不足。目前發達國家在動力電池上,不管是技術路線圖還是研發體系、人才培養方面都設立了很多的政策,中國動力電池領域龍頭企業比較缺乏,企業的研發實力和先進技術的儲備明顯不足。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一些優秀電池企業的產品供應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第三,整車技術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紛紛出臺了戰略部署,各個企業也加大研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的步伐。而且國外新能源汽車技術更牢、實力更強,產品性能比國內產品高出不少,中國在整個汽車行業、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存在不足:動力技術研發能力不足、整車可靠性與國外存在明顯的差距。能耗水平這些方面也是明顯不足,對于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前沿技術研發儲備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下一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
第一,繼續推動與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進一步完成政策體系。
1、落實好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密切跟蹤政策落實效果。根據市場發展和技術進步進行調整和完善。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是體制最完整、力度最大的。因此首先要做出臺政策的落實和效果評估。
2、加快出臺電池回收利用政策,乘用車準入管理辦法相關措施,進一步新能源汽車大力推廣,以及2020年以后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車長遠發展做準備工作。政府在原有體系上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創新支持方式。除了整車購買之外,各個地方政府加大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配套政策,加強質量監管。
第二,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和研發力度,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一方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目標,已經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年度目標任務,落實責任主體,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整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啟動動力電池專項行動計劃,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進行系統布局,推動鋰離子電池升級換代,重點支持優質企業加強和零部件企業的協同,加快整車產品的性能提升,降低成本價值。
第三,進一步完善工況體系,加強安全監管。首先,加快《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況研究》的制定,從今年年初開始,工信部會同財政部、環保部、國家標準委啟動了工況規定的研究,為市場準入做支撐。
安全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擴大,安全隱患顯現出來,今年以來,各個地區已經陸續出現了多起新能源汽車的起火、自燃等安全事故,受到行業廣泛關注。新能源汽車目前在產業發展的初期,也是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不僅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會影響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長足發展。新能源汽車部際聯席會議也非常重視,今年8月份組織示范城市、相關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示范城市和企業都提交了安全隱患排查報告。我們希望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安全工作示范城市要長期來抓,確保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
在監管方面,除了安全以外,要做好產品質量、一致性檢查工作,今年下半年開始組織行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一致性的檢查工作,建立市場抽查機制,重點對產品質量和一致性進行檢查。存在以次充好的企業和產品要依法依規加大處罰。
第四,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意見和指南,運營和維護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公共平臺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提升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體驗。各個示范城市也希望盡快出臺配套的關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細則。
第五,要打破地方壁壘,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統一的市場。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馬凱副總理在座談會上強調打破地方壁壘。在國務院多次呼吁以及相關部委的要求下,地方保護目前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情況還是依然比較嚴重,實際上地方保護是保護了落后的企業、落后的技術、落后的產能,不利于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落后的產品進入市場,進一步增大了安全隱患。今天很多示范城市的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進一步呼吁地方對地方保護的重視。國務院開展督察地方保護,希望各個地方做好自查工作。
第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氛圍,強化政策宣傳力度,總結示范城市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對經驗進行推廣復制。同時,從政府的角度要及時發布享受國家補貼政策、免稅政策的車型目錄。宣傳新能源汽車的節能減排優勢,引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